“也罷,本宮就再給你們一個機會。”朱慈烺歎口氣:“接下來的操練會很苦,你們若是有誰覺得受不了,現在就可以請辭,本宮絕不怪罪,你們世襲的職位也可以保留,日後都可以返回京營。但如果過了今日,就冇有這樣的機會了,你們在京營之中膽敢有一絲懈怠,本宮都決不輕饒。”
“臣請辭……”
這一次帶頭的還是田守信事先安排好的人。
這一下請辭的人更多。
呼啦啦的竟然走了一多半。
朱慈烺準許保留他們世襲的職位,未來還可以重返京營,他們還留在京營乾什麼?等著被朱慈烺打屁股嗎?
你不看蔣旭三人都快被打死,這會已經冇有慘叫聲了嗎?
一千多人走的隻剩二百人了。
這二百多人都是年輕的精壯,看模樣都是鐵了心想要跟著朱慈烺做一番事業的人,又或者是看穿了朱慈烺的機心,知道好出不好進,今日你從京營請辭隻需要一句話,未來想要重返京營,再領京營的餉銀,嘿嘿,那恐怕就難如登天了,因此他們要留下來,為家族保住這個職位。
留下的人不外乎這兩種想法。
朱慈烺不在乎他們是哪種?隻要他們能通過接下來的考覈,康健精武,忠於朝廷,他對他們就不會有任何的偏見。
請辭的大部分都是把總,現場的十幾名千總,隻走了三人。
千總在軍中屬於中高級將領,能爬到這個位置不容易,所以他們不會輕易辭職。朱慈烺掃了一眼,其中一個身材高大,麵膛黝黑,鼻直口闊,頦下是濃密短髯的中年千總引起了他的注意。
“你叫什麼名字?”朱慈烺走到那千總麵前。
“回殿下,臣左哨營千總徐文樸!”那千總抱拳大聲回稟。
徐文樸?
朱慈烺猛然想起。
千總徐文樸,臨敵力戰,死於疆事……
在朱慈烺的記憶裡,徐文樸是甲申之變中,除了賀珍董琦之外,另外一名戰死在京師城頭的中高級將領,朱慈烺原本是記著這個名字的,但穿越而來後,瑣事太多,腦子不停的在思索問題,因此倒把徐文樸這個名字給忽視了,今日猛然聽見,立刻就想起來了。
朱慈烺心裡有數,衝徐文樸笑一下:“徐千總好體魄,本宮等你殺敵立功的好訊息!”
徐文樸激動的滿臉通紅,抱拳:“願效死命!”
朱慈烺點頭,又問了剩下幾個千總的名字,一一記在心裡,然後大聲道:“你們既然選擇留下,那就是選擇麵對京營接下來的嚴格操練了,本宮醜話說到前頭,縱使你們身為將官,也必須和普通軍士一樣,一日四練,受不了這份苦罪的,現在還可以離開,本宮絕不降罪!但如果留下了,可就冇有反悔的機會了。”
“臣等不怕苦不怕累,願留在京營為皇上效力!”在幾個千戶的帶領下,眾將官大聲的喊。
“好!”
朱慈烺很欣慰,京營雖然糜爛,但忠勇之士還是有的,轉身對三千營主將好賀珍道:“賀珍,交給你了!”
“臣遵命!”賀珍躬身。
朱慈烺看向其他眾將:“如果冇有問題,諸位將軍就速速回營,整頓軍馬,等候賀將軍和三位禦史吧。”
“是!”諸將都是聽令。到現在就是再愚笨的人也知道皇太子在藉機裁撤京營中的世襲軍官了,他們幾人中也有好幾個世襲的,因此頗為不安。
“董琦留下。”朱慈烺喊住參將董琦。
諸將和三位禦史向朱慈烺行禮完畢,匆匆去忙了。臨走前,賀珍和張純厚相互一看,都對著朱慈烺深深一禮:“謝殿下!”
淘汰老弱,精選士卒,底層的軍士好說,但中層這些世襲的將官卻很難處理,如果不是朱慈烺出手,賀珍和張純厚兩人肯定會頭疼。朱慈烺笑著勉勵了他們兩句,兩人這才躊躇滿誌的走了。
董琦,京營參將,甲申之變中和錦衣衛南堂指揮使李若鏈一起戰死在城頭,從一開始朱慈烺就知道他是一忠臣,因此對他頗為倚仗。
朱慈烺看向董琦:“募兵之事已經不能再等了,董師傅,你帶上幾個親信,立刻出發去山東,我會派一個小太監配合你,官憑敕牒,東宮令旨和皇上聖旨的抄本,我也都給你準備好了。銀子呢,你先拿上一萬兩,記著,照我和你談好的那幾個條件,人數多多益善!”
“臣遵命!”
董琦從來都冇有想過自己能成為太子的老師,日後還會是帝師,董家千百年之下,恐怕也難再有他這樣的殊遇,更何況太子對他極其尊重,和印象中高不可攀,皇權威嚴的太子爺完全是兩個人,惶恐感慨之餘,他唯有以死報答太子的知遇之恩了。
此次到山東募兵,是他和太子爺早就商量好的事情,因此太子爺一聲令下,他立刻就可以啟程。
“李若鏈,你去天津,給你十天時間,能招多少人就招多少人,時間一到,立刻趕回來。”
“臣遵命。”
李若鏈跪下接令,抬起頭,猶豫了一下問:“臣走了,您的安全……”
“整個京師還冇有人敢對本宮怎麼樣。”朱慈烺笑。
田守信接了一句話:“李指揮安心去吧,隻要咱家還有一口氣在,就不會允許有人傷害殿下一根汗毛。”
“有勞公公了!”
李若鏈向田守信行一禮,和董琦兩人急匆匆離開。
董琦去山東,李若鏈去天津。
照戚繼光《練兵實紀》記載,天下最好的兵源是義烏礦工,不但容易操練,服從命令,而且英勇善戰;另一位名將俞大猷則喜歡用運河上的縴夫,俞大猷認為,縴夫服從口號、注重協作,能承受常人所不能承受,是上佳的兵源。
在朱慈烺看來,如果是衝鋒陷陣,招步兵,當然是礦工最好。
毛文龍的東江鎮就證明瞭這一點。東江兵大部分都是礦工出身,戰力不凡,曾經是建虜身後的心腹大患,但因為薊遼總督袁崇煥的誤判,又或者是因為毛文龍的跋扈和首尾,總之,一段說不清判不明的曆史迷案之後,東江鎮很快就一鬨而散,而以東江兵為主的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卻向曆史證明,他們的戰力遠遠強過一般的明軍。
礦工當步兵好,但如果是火槍兵,朱慈烺更看好注重協作和服從口號的縴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