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有寶物要獻給朕?”
正在食用早膳的萬曆皇帝皺了皺眉頭,一臉疑惑望向陳炬。
“皇長孫是這樣說的,不過奴婢並冇有看到他手上拿著東西。”
陳公公如實回道。
“嗯?
這就有趣了!”
萬曆帝閉目思索片刻,表情毫無波動,開口道:“宣他進來吧。”
“奴婢遵旨!”
陳炬緩緩走到乾清宮門口,望向正在交談的朱由校和劉時敏兩人,心中一動,道:“時敏,你先去隔壁的內置房等本印。”
“是,乾爹。”
待劉時敏走遠後,陳炬便帶著朱由校進入乾清宮,邊走邊小聲叮囑朱由校一些注意事項。
“皇爺,皇長孫朱由校來了。”
陳炬開口打斷了正在太師椅上閉目養神的萬曆帝,便站在一旁靜靜等候。
“皇爺爺,孫兒給您請安了。”
“嗯,有心了!”
萬曆帝淡淡地回了句,便不再說話,那雙深邃的眸子首視朱由校的眼睛,彷彿想從中看出一些什麼。
同時,朱由校也倔強地用略顯稚嫩的目光對視著萬曆帝的眼神,不甘示弱。
氣氛一度凝固,落針可聞。
一刻鐘後。
“嗬嗬,賜座。”
萬曆帝突然笑了起來,對朱由校招了招手,一旁的近侍太監連忙抬過來一個凳子。
朱由校並冇有立刻坐下,而是從他右邊的小褲兜裡摸出一張摺疊起來的畫紙。
“皇爺爺,孫兒要獻給皇爺爺一件寶物,此寶物能進一步加強大明軍隊的實力。”
“噢,何物呀?”
萬曆帝聞言興起。
萬曆帝雖然近二十年不上朝,煩透了那群文武百官的虛偽嘴臉,但他還是很關心大明的邊防與穩定。
剛剛結束不久的“萬曆三大證”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萬曆帝並不是一個懦弱的皇帝,涉及到大明安危的異族入侵和國內叛亂,都是毫不猶疑地鎮壓。
“皇爺爺請看,這是孫兒閱讀武英殿中書舍人趙士楨的《神器譜》後,頗有心得,加以稍微的改造,便能讓大明神機營的火繩槍能在雨中、狂風中等惡劣環境裡,繼續保持戰鬥力。”
朱由校張開畫紙後,邊解說邊觀察著萬曆帝的表情變化,看到後者突然眼神露出精光,興致越發濃厚,趕緊繼續道:“目前大明軍隊中使用的火繩槍,用一根事先點燃的火繩,用明火點燃黑火藥,將槍膛內裝的彈丸發射出去。”
“但這有一個很明顯很致命的缺點,下雨天,火繩槍就無法正常使用,甚至火繩潮濕了也不能繼續戰鬥,大風來了,也會影響戰鬥力。”
萬曆帝讚同地點了點頭,問道:“這些問題確實存在,你這幅圖就能解決火繩槍的缺點?”
一旁靜靜等候萬曆帝召喚的陳炬,心中再度泛起波濤,這位表明上三歲,實際還還差兩月才滿兩週年的皇長孫,實在太妖孽了。
結合門外的場景,陳炬一度懷疑皇長孫是上天派來拯救大明的神仙,不然這個年齡的幼兒,何至於如此不凡?
朱由校對著萬曆帝笑了笑,道:“皇爺爺英明!”
“皇爺爺,這是扳機,這是燧石夾,這是火鐮,這是藥池,這是火鐮彈簧。”
“扣動扳機,燧石夾中的燧石,便會快速擊打在火鐮上,火鐮會帶動藥池蓋打開,燧石與火鐮摩擦產生的火花,會引燃藥池中的火藥,產生的火焰會通過火門點燃槍管中的發射藥,將槍膛內裝的彈丸發射出去。”
“燧石在雨中,風中等惡劣環境下,一樣能摩擦出火花,保證火槍能正常使用,讓軍隊時刻保持戰鬥力,這時不怕敵軍偷襲,甚至反過來偷襲對方。”
聽到朱由校的解說,萬曆帝眼神越發明亮。
“好!
好!
好!”
“朕的乖孫真乃麒麟也,此等神器也能發明出來!”
說到這裡,萬曆帝突然停了下來,望著隻有三尺高的朱由校,稚嫩的臉孔,有些遲疑地問道:“乖孫兒,今年多大了?”
“回皇爺爺,孫兒是萬曆三十三年冬月十西日生人。”
“嗯?”
萬曆帝此刻心中充滿了疑惑。
兩三歲的孩童,竟然說話就如此有條理,還能閱讀《神器譜》,更離譜的是,還能發明一種新的槍。
怪哉!
怪哉!難道是有人發明瞭此槍,故意讓皇孫來領功?
“妖書案”纔剛剛過去,那些人就迫不及待要再次冒頭了嗎!
想到這裡,萬曆帝神情開始變得嚴肅,甚至帶有幾分冷漠,道:“校兒,是誰教你識文辨字的?”
“孫兒的近侍太監魏朝。”
看到萬曆帝的表情一轉眼就變得冷漠,朱由校不由得心中暗暗警惕起來。
果然,伴君如伴虎,最難猜帝王心。
“校兒都學了些什麼?”
聽到皇孫是從太監那學的識文辨字,萬曆帝不由得心中對太子越發不滿。
太子這父親是怎麼做的呀,都不知給自家兒子請一個好老師!
“回皇爺爺的話,孫兒學了《三字經》、《千字文》和《百家姓》;正在學習《明太祖實錄》,另外學習了《神器譜》。”
朱由校心中吐槽,不能表現得太妖孽,隻好挑選幾本略微符合他這個年齡段學習的書籍。
這些書籍確實也是今年來他讓魏朝為他找來的書籍,還在他的案桌上,不怕被萬曆發現什麼。
“背一遍《千字文》來聽聽!”
“是,皇爺爺。”
朱由校知道萬曆帝是在懷疑他,也是在考察他。
儘管上一世經曆過各種大場景,可在皇帝麵前接受考驗還是第一次,朱由校還是不免有幾分緊張起來。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孤陋寡聞,愚蒙等誚。
謂語助者,焉哉乎也。”
萬曆帝心中駭然,這長孫真能一口氣將《千字文》背了出來,難道早有準備,是巧合?
“背一遍《三字經》!”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勤有功,戲無益。
戒之哉,宜勉力。”
“來一遍《百家姓》!”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馮陳褚衛,蔣沈韓楊。
朱秦尤許,何呂施張...”